花旗的最新报告指出,如果4月2日的关税政策在覆盖范围或关税幅度上高于市场预期,不排除出现以下连锁反应:
美元走强: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在短期内被解读为对本国资产的支撑,美元或出现结构性升值。
全球股市承压:尤其是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可能更易受到避险情绪冲击。
美债收益率下行:避险资金或加速流入美国10年期国债,推低收益率。
目前,市场的主流预期仍较为温和:大约10%的加权平均关税涨幅,并采用较具针对性的豁免机制。不过,如果最终公布的幅度突破这一预期区间,情绪层面的反应可能加剧。
花旗的模型测算显示,若加权平均关税上调10%,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的每股收益(EPS)或下降12%,标普500的EPS也可能缩水5%至6%。
更为关键的是,全球资金正在大规模超配美国资产。根据花旗研究,目前全球投资者对美股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高位。这一“流动性追逐+相对表现领先”的组合,使美股市场可能出现持续下跌时尤为脆弱,因为美股市场支撑了美国双赤字的很大部分,并占家庭财富的30%。
为了帮助投资者理清当日应关注的核心变量,花旗将其概括为四个维度:
(1)政策规模:涨幅高低直接影响市场解读
花旗认为,加权平均关税增幅在10%-15%之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如果远高于这一水平,将被解读为“鹰派”,加剧市场动荡;而如果低于这一区间,则可能提振风险资产情绪。
(2)国家与行业维度:区域风险与板块轮动
新关税涉及的国家和行业,将直接影响汇率、利率预期以及股市的行业结构轮动。例如,若引入基于增值税(VAT)的互惠关税机制,对欧洲出口型企业的影响将尤为显著。
虽然特朗普近期表态“可能会比VAT互惠机制更宽松”,但具体条款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谨慎评估。
(3)执行路径:法律依据决定节奏快慢
实施关税所依赖的法律路径,将影响政策生效的速度与市场的应对节奏:
若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实施速度快,但法律挑战可能增加。
如果采用1974年贸易法案下的232条款或301条款,程序更稳妥但流程较慢。
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目前人手紧张,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实际操作瓶颈。参考此前de minimis小额免税调整的推迟,执行滞后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4)报复风险:全球经济链条将被重塑
最具潜在破坏力的是贸易报复风险。如果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中国等——也对等提高10%的报复性关税,花旗的经济模型显示:
美国GDP在第一年内将下滑0.5%至0.7%;
更关键的是,中长期增长潜力将被削弱,且难以恢复至此前轨道。
在这种情境下,美国相对全球的经济优势可能被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