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竞选纲领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更具体的说就是把制造业拿回美国。
但是美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是有自己的特定路径的,具体来说,必然在世界上找成本最便宜、产出最有效、获利最丰厚的地方。你可以人为阻断资本流向中国的路,但制造业也还是不会流回美国。
为什么我可以确切地说“不会”,而不是留有余地的“不太可能”呢?这里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主要的,那就是美国已经是个第一世界,工资福利各方面成本就是那样,如果用美国的工资和价钱购买厂房设施,那产品价格就会大幅度提高,没有竞争力。而如果用在第三世界的人工和生产成本生产,美国人也很少有人会接受。美国穷人已经通过国会代理人要求提高最低工资,也就是说,这是他们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可能低到第三世界的水平。
一个发达的社会不可能仍然做价格低廉的产品。就连南韩、日本、台湾也不会因为他们有穷人,就继续做四小龙时代的工作。他们也把那些工作移走了。所以美国和欧洲也不可能做低端工作。
欧洲、日本等国家因为社会平等习惯和福利制度,使得贫富不均的问题没有美国那么严重,不同工作之间工资的差距没有美国那么大,让他们生产低廉产品不可能。
美国人传统上不想要欧洲这种平等制度,相对来说还有可能做一些低廉的产品制造。但是也必须有一定的钱可赚。美国人不是不能吃苦,但收入要足够。比如长途运输、开采石油,都是苦活,有钱赚就有人干。但即使是这样,愿意干的人也有限,比如最近西得克萨斯石油开采很需要人,但是工资必须很高才有人来,造成当地严重的通货膨胀。
如果美国想要走欧洲福利路线,则会进一步影响其竞争力,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会更加落败。当然,这里假定中国采取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外因则是国外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如果不是中国,还有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不只是包括工资,还包括人的素质和当地各方面的效率。总体来说,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接纳中国各地来打工的廉价和勤劳的劳动力,配套优质的管理和基础设施,有着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最便宜最有效的产品制造中心,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比之下,东南亚和印度都不具备中国的优势。但是如果美国一定要与中国脱钩的话,那么这些国家也是可以代替中国的。虽然他们的劳动力可能低廉一些,但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供应链都不够发达,成本会高一些。但总比拿回美国生产要便宜很多。
所以,川普的这个把制造业拿回美国的口号,有那么一点点作用,但基本不会有什么转变,比如,要回来5%的制造业,95%还是在外面。不论川普是真心还是假意,他的这个口号就是让美国穷人,尤其是穷白人开开心而已,把他选成总统,但基本改变不了问题。
如果中国配合,不搞补贴,不赶尽杀绝,如在太阳能产能方面所做的,那么欧美也拿中国没办法。资本还是要在这里继续享受好处。不过,即使没有补贴,中国人的生产力也碾压任何其他国家的人,最后还是会有“赶尽杀绝”的结果。所以,中国政府没有必要搞任何计划,只要让老百姓去努力就可以胜出。但是因为等不及,总想快速成为第一,于是更早地出现对抗的问题。目前则不是想不想快速成为第一的问题,而是意识形态较量的问题,也就没办法不出现对抗。
分析得非常好,就是这么回事。但这样问题就来了:资本的逻辑与国家利益、民生的逻辑是有冲突的,所以各国国内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必然加剧,进而影响政府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