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

很久没读小说了,最近读了一本有趣的小说。
小说名字叫《莫斯科绅士》,但却是美国人写的,是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小说。
一个俄罗斯贵族,头衔是这样的: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圣·安德烈勋章获得者、赛马俱乐部会员、狩猎大师、、、
罗斯托夫是《战争与和平》中托翁笔下的四大家族之一,罗斯托夫州是契诃夫、肖霍洛夫和索尔仁尼琴的故乡。本书作者借主人公名向大师们致敬吧。
小说开头有个引子,是十月革命后的人民法庭对主人公的审讯。
检察官:你的职业?
罗斯托夫:绅士是不从事职业的。
检察官:那你平时都怎么打发时间?
罗斯托夫:用餐、交际、阅读、思考。
。。。。。。
可主人公说的是革命前的情景,现在革命了,贵族就没了,革命的目的是人人平等,哪里还能有贵族呢?
十月革命前已经去了巴黎的罗斯托夫在革命后因想念祖母回到了莫斯科,审判等着他。鉴于他在日俄战争时写过鼓舞人心的诗篇,也鉴于他的贵族身份,人民政府给了这个“前人民”(新社会的新词)终生软禁的判决,令他在终生呆在他最喜欢且常住的莫斯科大都会酒店,不得跨出酒店一步,否则将被枪毙。
这既显示革命扫除社会剥削阶级腐朽分子的坚定决心,又显示革命的人道主义。
昔日,罗斯托夫伯爵住在酒店最豪华的套房里,现在只能搬到酒店顶层的阁楼上,那是他一生住过的最小的房子,而且一住三十多年。
作者以十分轻松风趣的笔调,描述了罗斯托夫在逼仄空间里的软禁生活,告诉读者绅士该有怎样的风貌。
在酒店顶层的这个杂物间,政府允许他在昔日套房中拿取几样他需要的且能放得下的物件,他选了高背椅和祖母留下的东方格调的咖啡桌和瓷盘,黑檀木的台灯、妹妹的画像。
服务员抱怨桌子太重,罗斯托夫说:“国王用城堡使自己强大,绅士则用书桌。”
强大从来都不是靠硬件,而是靠软件。可惜能够理解这一点的人太少,所以,真正的强者从来都稀少。
罗斯托夫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读《蒙田随笔录》了,“尽管我们方式各异,但我们终将殊途同归”。昔日的公子少爷,现在深深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耶稣升天教堂的钟被布尔什维克们回收铸造枪炮,而这钟本来也是用拿破仑军队遗弃的火炮而造;拿破仑的火炮又是法国人用拉罗谢尔教堂的钟所铸;后者教堂的钟却是三十年战争缴获的英国大口径火炮浇铸。
“大钟变枪炮,又从枪炮变回大钟,从眼下再到时光的尽头,就这么一直循环反复地变下去,而这就是铁矿石的命运。”
罗斯托夫的内心独白颇有点禅意,人类的智慧终究局限于自我的认知。
罗斯托夫伯爵后来当上了酒店餐厅的领班,见识了各色无知和得瑟。
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喝酒,酒酣时,德国人傲慢地说,俄国人对于西方的唯一贡献是伏特加。并说,如果有人能再说出三个贡献,我送他一瓶伏特加。
伯爵在一旁说:我若说出三个,你喝三杯吧。第一,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第二,柴可夫斯基;然后,伯爵一招手,服务生端上来一盘鱼子酱。德国人彻底傻眼,只得连干三杯伏特加,醉到桌子底下。
人的心灵是最宽阔的天地,小说作者透过罗斯托夫的生活细节,于逼仄空间中展示俄罗斯磅礴瑰丽的建筑、辉煌灿烂的文学、俄罗斯美食,将读者带入俄罗斯广袤的土地,感受俄罗斯文学巅峰时期的精神魅力。
绅士是什么模样?
打江山的不仅想要坐江山,而且还想要成为绅士。一个战功赫赫的前红军上校指名要伯爵陪他吃饭,谈话中,上校说:“我从你的语气听出,你觉得我并不能算是个绅士。说说为什么?”
伯爵轻笑,算是答复。仿佛是在说,“真正的绅士哪里会问这样的问题。”
在当今,绅士是一个已经快被遗忘的词汇了,人们更热衷的是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绅士似乎是传统、老派、保守的代名词了,后现代的人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其实,绅士与个性一点都不矛盾。绅士不是光鲜的皮囊,不是锦衣玉食,更不是权杖,绅士是无形中显现的风骨和气息。检验一个人是否绅士,不是看其在风平浪静时是否表现得举止优雅,而是在刀光剑影下是否能从容不迫。
“在物资充裕的年代,水平一般的厨师也能弄出爽口的菜式,要考验厨师的聪明才干,还得看他在物资匮乏时期的表现。”
红军上校被伯爵深深地迷倒,以至于偶尔也丧失革命的原则和立场,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当然,写生活只是表面,好小说是在看似平常的琐细中展示作者的历史视野和哲学思考的。
“发动自己的人民,摧毁他们自己创造的艺术,破坏他们自己的城市,杀戮他们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没有丝毫懊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米什卡,伯爵挚友,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话让人浮想联翩。米什卡负责编纂《契诃夫书信》,那里面有句“从未出过国的人不知道面包可以好吃到什么程度”,按照革命的立场,这句话应该删除,可米什卡拒绝了,结果、、、
多么熟悉的段子。老大哥的作业是用来给小弟抄的。
“有一种经验却是我们不太能学到的,那便是,如何与最心爱的东西告别。”
“既有日出必有日落,起于尘埃也归于尘埃,百川终究要归于大海。”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明兴替还是族群纷争;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不能避免风雨,因为,时间就是风雨。黑暗中的守候才是最坚韧的力量。
莫斯科绅士身边是一群有趣的人,酒店的主管、主厨、裁缝师、调酒师、古灵精怪的索菲亚、执着的米什卡、、、1984进行中,人们道路以目,于欢笑中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光明。
主厨用黑橄榄、柠檬和茴香烤鲈鱼,烤箱温度必须是232°;调酒师调制鸡尾酒,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清澈、优雅、纯粹,配料不能超过两种,且必须是互补的两种。
“法蒂玛(注:酒店楼下的著名花店)是被关了,伯爵想,可在罗伯斯比尔统治时期,巴黎的花店不也被关了吗?可那座城市现在不照样到处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无论怎样的黑暗,都无法遮蔽友情、爱情、亲情;无论怎样的困顿,都无法沉沦绅士的优雅和勇气。
“假使驯服是用面包换来的,那又有什么自由可言呢?”(书中引陀思妥耶夫斯基句子)
“永远都要发光,照亮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直到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书中引马雅科夫斯基诗句)
“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被不确定的因素控制着,而这些因素中,很多都具有破坏性,甚至极其可怕;但只要我们坚持,保持宽容大度的心态,我们便有可能等来大彻大悟的那个时刻。而在那一刻,所有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会突然变得无比清晰,原来它们中的每一件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我们即将踏入期盼已久的生活,也同样如此。”
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才能够在一生囚禁中活出灿烂的模样。
这才是绅士的模样。
现代社会,没有身份上的贵族了,但枷锁处处有,我们可以学习罗斯托夫,在任何情境下都保持一份镇定和平静。
本文仅略微剧透,不影响阅读,强烈推荐。
绅士是需要文化和氛围来培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