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读过这个平台创始人的不少好文章。他以《思想的远行》为身份标签进行创作。好奇他总是有没完没了的话题可以说,可以写。今天我才想明白,原来他是一个特喜欢问问题的人。有了一个好问题,就可以严肃地展开思考。用文字记录思考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引发争论,然后回应挑战,收集更多信息,并接受他人补充等等,这样又可以在不同层面并从更多角度上进一步展开思考。
一切从问问题开始,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思维习惯。难怪他会用《你问啊》命名自己的网站。问出一个好问题,真就是一叚精彩人生的开始。问题本身又是文章的最好标题和最短总结,可以用来博眼球,好的问题,定是很多人都在心中问着的问题。这符合社交网站的传播规律。只在一转念,就巅覆已有社交平台模式,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呐。
现在我也开始煞费苦心想问点什么了。
犹太人喜欢鼓励子女思考,孩子放学回家,妈妈会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一个很棒的问题吗?"。另外还有两个问题也很精彩,是我们主日学的老师经常问孩子们的:"过去这周你发起了什么新事没有?"还有:"这周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吗?"我想这与中国妈妈们常问的:"作业做完了没有?"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把孩子放在一个被动回应的位置上,他/她长大后被训练成总想着很好地去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前面几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主动去发问去思考,又主动去实践去挖掘,并在此过程中为自己迈出的每一步进行总结和庆祝。这真的是带来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
提问是创作的开始,我活到今天这把年纪,才知道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是创作。不管是文字的还是艺术的,不管是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演绎一首歌,写一个曲子,作一道新菜还是录一个视频,都能使人忘我地沉浸其中。
提问也是创新的开始,好的提问习惯可以使人突破边界,往更远更深处去想、去摸索、去探求。它也是人主动进行学习的最大推力,因为当人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目标,很想去实现去完成它时,就不由自主地会需要拓展知识和增强技能。
发问就象人生的一个个引擎一样,爱问的人,会不知疲倦地活着。且活得新鲜有趣。
这个圣诞假期,我刚刚去了以色列,感触良多。鼓励问问题的民族,真的不一样,真的就是善于创新的民族。很多事不是我们作不到,而是想不到。比如我年初投资的农业项目-养虾,本来是指望新技术能突破成本边界,在北美市场打败来自南美和亚洲的深海养殖,速冻运输的进口虾。这回去以色列母公司一看,人家已经把养虾发展到了太空!我们的零排放集养箱已经上了太空站,养的虾已存活一年有余了!未来的太空游客不会只想吃压缩饼干和罐头。这岂不是一下子就把一个说好的农业项目提升成了最前卫的太空技术项目?这一切应该是从发问开始的,虽然欧洲的拓展才刚有成效,北美的拓展八字才刚有了一小撇,就问:接下来,我还能发展到哪?
所以,问友们,想好你的问题了吗?来《你问啊》网,开始你的惊天—问吧!让我们把生活的引擎发动起来,一种崭新的社交方式开始了。互联网会为我们的问题带来答案,带来帮助,会为我们的思维带来补充、带来拓宽。会为我们的创新,带来新视觉。
感恩爱问的网主创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把社交平台从表达观点和感受模式颠覆成为以探索领先的创新模式。未来可期。你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