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姜奇平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为纪念《尤利西斯》发表100周年,2022年6月27日,《人与世界》思想剧场第4期暨智酷总264期,邀请到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老师领读《尤利西斯》,分享“《尤里斯希》和构建的现代荷马世界”。
同时邀请到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管恩森、文化创意产业实践者和研究者岳路平两位老师一起点评、漫谈这部经典作品。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参与互动。
延伸阅读
朱嘉明 | 《尤利西斯》和构建的现代荷马世界
管恩森 | 《尤利西斯》的两种打开方式
岳路平 | 用五种方式打开我眼中的《尤利西斯》是什么?
本文系姜奇平的发言内容,经本人修订刊发:
我想从启蒙2.0和意义互联网的角度重新看待《尤利西斯》。意识流非常难,难点在哪儿呢?我们的生活非常理性化,很难进入到意识流的状态。这些史诗,包括《奥德赛》,都是讨论人生意义,也就是斯芬克斯之谜。但是《奥德赛》《浮士德》(Faust)和《尤利西斯》,正好代表三个不同时代的人对于“人是什么”的回答的理解。
《尤利西斯》和胡塞尔的关系非常紧密。胡塞尔是一个强烈反本质主义者,他认为凡是本质都是肤浅的,凡是现象都是深刻的。他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哲学。《尤利西斯》是一个反的《奥德赛》。《奥德赛》是一个英雄回家的故事,但是《尤利西斯》的主人公的一切特征都跟英雄完全相反。
《尤利西斯》的问世跟犹太人是有关系的。乔伊斯写作初因就是一个犹太人在大街上救了他,包括从童年时代读《奥德赛》时候的经历,找到了一个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出发点直接的意思是,犹太人是一种反英雄的群体,是世界上另外的一种人,和帝王将相相反的人,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一种人,被打得像老鼠一样满街乱跑的人。这种人成为史诗的主角,他把人的概念彻底颠覆了。英雄是狗熊,而狗熊是英雄。
这一点为什么和启蒙2.0有关?其实《尤利西斯》就是屁民的伟大史诗。屁民作为整体第一次出现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其实本质上具有人的一切优秀品质,但是他们是世界上活得最不堪的一群人,连自己的家园都没有,一直在寻找回家的路。乔伊斯被点着的念头就是想颠覆历史。
《珀涅罗珀记》(The
Penelopiad)也是一本反《奥德赛》的书。它是一本为奥德修斯的老婆翻案的书,《奥德赛》里讲他的老婆如何不忠于他而惩罚她,这本书完全颠覆了奥德修斯的正面人物形象,它认为奥德修斯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而他夫人才是正面人物。代表着斯芬克斯之谜的答案,从父权中心,向女权中心转变。而女权主义正是人类观中的边缘向中心的转变。
农业时代的史诗和信息时代的史诗,都是歌颂这种小人物,我觉得在过程中有一点重要区别。它们都在讲回家的路,回家就是回到自己人生当中的意义。《奥德赛》是回到权力中心,而《尤利西斯》是回到没有权力的中心。史诗的要旨在一个人(主角)的一生中,遍历所有人(读者)的一生。史诗中人生的一切要素都要遍历。
《尤利西斯》包含了人生的一切丰富性,但是,就是没有最重要的权力。这就石破天惊地改变了人的定义,表示了对权力的蔑视。乔伊斯通过布卢姆非常平庸的一天里,描述了所有小人物的伟大之处,意味着他眼中的世界的伟大人物都是一钱不值的。这和今天的屁民文化是非常高度相同的。屁民可以从《尤利西斯》主人公中布卢姆看到自己人生的那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