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过台湾的人都有这个说法,尤其是大陆去的。这让台湾人很反感,我听到的反驳有两种,第一种:台湾是民主社会,尊重私有财产,不可能做强行拆迁这样的事,而且,台湾人尊重历史,更不能像大陆那样无视历史遗产,把老房子换上崭新但没有灵魂的建筑。第二种:你们那里没有破旧不堪的房屋吗?每个大陆城市,美国城市,都有破烂不堪的地方,为什么要要求台湾必须那么光鲜呢?
我觉得第一种答案可以接受,不能随意拆迁是个很大的原因,但也不是全部,我下面会说明为什么。第二个原因站不住脚,人们并没有去比烂,台湾是否有美国黑人区那样的地方我不知道,大概不会有;台湾是否会有大陆某些地方的贫穷样子,我不知道,猜想也不会有。人们比较的,也不是最光鲜的地方,比如香港的中环,上海的陆家嘴,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而是一般人对一般地方的总体感觉。
就连一般的感觉,我第一次来台湾之后也是为台湾人辩护的,因为我觉得台北有日本城市的味道,也因此像我小时候的东北城市,让我很怀旧,有人情味。觉得说台湾破旧的大陆人不懂这份感觉。再加上路边绿化好,旁边的山上绿意盎然,虽然没有那么多摩天高楼,但不输给大陆城市。
但是第二次来,我走了更多地方,尤其是台中,高雄,让我也觉得台湾有些破旧了。这当然与经济有关,不过还是有些与经济没关系的地方,值得台湾人检讨。很重要的是与遍地都是的摩托车有关。按说,骑摩托车是人的自由,台湾人喜欢摩托车,固然与经济水平有关,但也代表了一种自由意识,就像美国人喜欢开车和拥枪一样。但是摩托车在狭窄的楼间小道“横冲直闯”让人很紧张,心想台湾人不知有多少人被撞伤。这些摩托车又一辆接一辆地停在人行路上,让人有时候无法走路,因此让城市很多地方非常不舒适整洁,显得很破旧。
还有一个非常让人遗憾的地方,就是人行路上,每家店铺都自己发挥来铺路,弄得高矮不一,深一脚浅一脚,盲人是无法通行的。而香港就很注意这一点,那里人行路都是平的,即使是平民区,是统一铺垫的砖头路,而且很多路上都有为了让盲人走起来能感觉到有铁皮“钉”的路。这文明程度就有不同了。
当人们听到台湾人均GDP位于东亚第一,超越日本南韩,必然对台湾有很大的期望。但如果发现不是这样的话,就觉得遗憾失望。让人们想到,台湾的GDP主要是台积电等科技公司创造的,人的平均收入并不及日本香港。也因此,对民进党政府选举失利有了一定了解。民进党在这方面是否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我不懂台湾政治,也不知这样问是否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