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麦迪逊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是美国宪法之父,而美国宪法是世界上众多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在书写宪法时效仿的样本。当时的美国作为完全不同于欧洲君主国家的新国家,可以说是从零做起,基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假设,那就是他们不是臣民,而是基于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这个真理的内容是"每个人都被造物主平等创造,拥有追求自由、财产和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但这是杰弗逊和其它"老一辈美国革命家"的愿景,这样的远景怎样才能实现,美国这个国家政体应该怎样构成并能持续壮大,还有赖于稍稍年轻的一代,这里主要的工作是麦迪逊做的。宪法是与政府和社会的体制及运作分不开的,因此,美国政府的构建和运作,美国社会的运行机制,贡献最多的是麦迪逊。可以说,杰弗逊的独立宣言提供愿景,麦迪逊的宪法实现愿景。
麦迪逊的基本思想,就是造物主平等创造的人都不是天使。只要有机会,他们中的某一个或某些个就会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去剥夺其他人追求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人被造物主平等创造就成为空话。因此,权利必须分散而且要互相制约,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权分立和权利条款。人民在这里既是神圣的,也是不得不防的。如果不用机制防御人民中的恶魔,人民就没有什么神圣。理解了这些,其实就不需要说太多了。下面就是聊聊一些有趣的事。
作为翻译者,我首先是爱书人。而没有杰弗逊和麦迪逊这两个爱书人更能为我们这个集体增光的了。我们是真爱读书,绝不只是熟悉书名。让我记录一下这两位的爱书历史。
1782年,那时麦迪逊还是很年轻,他向杰弗逊请求:"如果您发现莱顿描述的希腊共和国,请帮我找来看"。
1783年共事期间,这两位弗吉尼亚人愉快地为国会图书馆开列了一份书单:1400多册图书,从亚里士多德到伏尔泰无所不包。但国会不愿意投资。
1786年撰写宪法之前,杰弗逊从巴黎给他寄来了两百多本书—麦迪逊称之为他的"文学货物"--他在 1786 年的春夏两季都在研究这些书。其中大部分是历史学家的著作,从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到最近的欧洲作家。在阅读过程中,他撰写了一篇题为"古代和现代邦联"的文章,
1794年,四十四岁的麦迪逊结婚了。他为自己和他的新家庭—夫人、夫人带来的儿子和她妹妹安娜在自己的庄园蒙彼利埃加建了一翼房子。从新翼通往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在二楼,那里有一条通道通往麦迪逊的图书馆。显然,他很看重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的新身份,但他需要畅通无阻地阅读书籍。
1814年,麦迪逊在任总统期间,为了取代被英国人焚毁的国会图书馆,麦迪逊支持国会投票购买了杰弗逊的一万卷藏书。
1818年,杰弗逊游说建立弗吉尼亚大学。麦迪逊和杰弗逊为图书馆和课程挑选书籍。开列书单是他们的一种古老的消遣方式;这是一种代人购物、代人阅读,几乎是代人思考的方式。
我们知道美国制度是建立在启蒙运动基础之上的。华盛顿就这样说过:"我们国家的基础不是在无知和怀疑的阴暗时代奠定的,而是在人类权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得到更好理解和更明确界定的时代奠定的"。麦迪逊读了这么多欧洲启蒙书籍,简直就是个书虫。当然麦迪逊绝不是一个书呆子,但这谁能看得出来呢?他个头矮小、说话声音不大、经常被人说听不清、又有些害羞,这难道不是个书呆子吗?但是就是这个人缔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体制。这让我每次听到那些对读书嗤之以鼻的人都会感到无以言说的可怜,他们真的不知道知识、眼界和智慧的力量。
第二点要说的是,麦迪逊是变化的,甚至是矛盾的。是他与汉密尔顿联手把独立之后的十三个州进一步推动成为一个联邦国家的,可以说为了建立美国这个国家,维护它使它不要分裂,麦迪逊是不遗余力而且可以做到各种牺牲和妥协的。但也是他与杰弗逊携手成立政党与华盛顿、亚当斯和汉密尔顿的联邦党抗争,维护州权限制联邦权。在华盛顿和亚当斯当政的时候,他和他的党维护州权反抗联邦,在杰弗逊和他自己当政的时候,他让联邦增权的事也不少。我提出这一点是要说麦迪逊是在实践中进行调整。毕竟他帮助构建的美国机制非常新,他自己也不知道执行起来会有哪些问题。他的变化和矛盾也是美国政体的摸索。他不是一个只照书本做事的人。
第三点,我们今天很多人会觉得麦迪逊和杰弗逊的理念应该深受英国的影响,尤其是我们经常称道的苏格兰启蒙运动,而不是更激进的法国大革命派。但是有趣的是这二人都是亲法的,甚至在拿破仑侵犯欧洲的时候对英国宣战,为此竟然攻入加拿大。而且为了惩罚英国而封锁自己的港口和贸易,等于闭关锁国。当然,历史上有很多细节我们今天不能亲身感觉到,但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失策。
随后一点要提的就是他对奴隶制的作为。他当然没有明显的支持奴隶制,但为了保住联邦,他宁愿把这个事能拖多久是多久。而且,与杰弗逊一样,他到死都没有把自己的奴隶释放为自由人,而是任奴隶贩子来挑着卖走。他毕竟还不是神,而不是像华盛顿那样,做正确的事。这也与他和其他庄园主的财务状况有关。杰弗逊和门罗(继麦迪逊之后的总统)都在最后破产,麦迪逊也勉强维持。这些例子都说明,维持奴隶制度很艰难,就算能维持下去,庄园主的生活方式也是建立在努力的不自由和痛苦之上的。这与我翻译《俄国文化史》时有同样的感受,在俄国,贵族的生活方式建立在农奴的穷困和非自由之上,贵族的怀旧和知识分子在农奴身上寻找道德楷模和生命意义都是虚伪的。在美国,这也预示着奴隶制必然是个炸弹,拖不了太久,确实,美国几十年美国内战就爆发了。
这本书主要是讲麦迪逊围绕着制宪和行政工作的历史以故事的形式来展开的。麦迪逊如何思考,哪些书对他启发最大,他如何表达,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理论性的细节。那些我之后会翻译其它的书并将编写一本更为全面的书。
阅读历史,要阅读很多东西才能看到全貌。这本书提供了从麦迪逊的角度看那段历史,也不难懂,这样看来,这是不错的一本书。
麦迪逊是我的普林斯顿校友,也是我尊敬的如同方校长一样的维德斯庞(Witherspoon)校长的学生。这也是另一个让我对他感兴趣的原因。
